《走到人生邊上——自問自答》
◆作者:楊絳◆出版社:商務印書館
新近讀完楊絳先生《走到人生邊上——自問自答》(增訂本),我深切感到,先生超凡脫俗、溫柔敦厚、含蓄內斂的哲理情感表達,如同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在諄諄教導你一般。
你看96歲時的她在自序里這么說,“2005年1月6日,我由醫院出院,回三里河寓所。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。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,我就是‘回家’了?!毕壬鷽]有說生的多偉大,也絲毫沒有恐懼死會有多可惜,她把“回家”這件事說得再正常不過。先生活過105年,高壽才“回家”,你會不由地感慨,原來人這一生最曼妙的風景,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。
人,生來喜歡看世界??词澜绲闹饕康氖鞘裁??認識自己,這是比認識世界更重要的事。世界如此之大,有東南西北之方向,有春夏秋冬之季節,有風雨雷電之現象……自然告訴我們,風雨過后有彩虹、寒冬遠去春天不遠、電閃雷鳴過后會有風平浪靜……這些,猶如我們生命長河里的酸甜苦辣、喜怒哀樂、生老病死一樣,有著規律的規律,自然就是我們人類最好的老師。所以,楊絳先生說,“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系?!?/p>
能夠洞察事物本質、看透他人心思的人,一定是聰慧智謀的人,而能夠了解自己的人,則一定是坦蕩豁達的人。人貴自知之明,但凡高估自己、抬舉自己、美化自己的人,最終會讓自己披上偽裝的外衣迷失甚至丟失自我。書本外的楊絳先生曾謝絕受邀去書店搞簽售活動,她平靜地說,“我把稿子交出去,關于怎么賣書,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?!边@是何等的境界??!正因為先生有與世無爭、無欲無求的大度,有著不自高自大的定位,所以,她的同一代人、下一代人,我們這一代人,都尊稱她為中國最后一位稱作先生的女性。她當之無愧。
楊先生一生誠實和認真,她文字間表現出的敏銳和閃耀,無不讓讀者感動不已。還有,她的孝悌之情、親愛之情,無時不讓我們感受到她的深情和摯愛,這些精彩在書本后半部分《注釋》里可以找到。先生說她自己從小受父母師長影響,由淘氣轉為好學,其秘訣就是多讀書、讀好書,先生學著父親的樣,從不訓示自己的孩子錢瑗,后來錢瑗也成了博學多才的女子。先生說自己丈夫的時候,你會覺得空氣中都彌漫著幸福和愛意。先生成名比丈夫早,甚至有一段時間錢鐘書先生在文化圈里只是“楊絳的丈夫”,但說到丈夫,先生很平靜地說,“我賴以成名的幾出喜劇,能夠和《圍城》比嗎?”超可愛的反問,超自豪的表達,這比現代人的“撒狗糧”示愛方式不知要強多少倍。
先生的文字,先生的話語,看一遍只是視覺上的瀏覽,你細讀慢品之后會頓悟到,思想交流才算得上高級別的享受。關于靈魂,關于命理,關于從哪里來到哪里去,關于你是誰你會成為誰……這些在我們現代人看起來有點玄幻、有些禪學的問題,其實它們本身就融匯在關于生命、關于生活的哲學世界里。先生的一問一答,是對人生、對生命、對人間情感的思考、總結和表達,她的文字唯美和真實,細細讀來,令人眼前一亮、心智一明、心曠神怡。正如她翻譯過的那首詩中所言,“我雙手烤著,生命之火取暖?!?/p>
讀哲學會略感枯燥,安靜內心才可能體悟到先生文字間的生命力,也或許,你尋覓一生想找的心靈鎧甲恰好就在這書里。先生說,“我站在人生邊上,向后看,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。人活一輩子,鍛煉了一輩子,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。能有成績,就不是虛生此世了?!毕壬谖哪┲t遜地說,“結束語遠不是問答的結束,而是等待著聰明的讀者……為我指出錯誤?!?/p>
我們每個人,學先生那樣,心懷正念和正能,行為樸素和誠實,安然本色、平凡、真實的生活,做一個本真的人,走好自己選擇的路,活得豁達通透,那就不枉人生有命、人生一場。